13 家国家级核心机构联合出资,打造全球供应链新秩序
香港讯 —— 在国际智能供应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(简称“国际智链”)正式成立之后,社会各界对其背后的股东构成倍加关注。此次由 13 家国家级核心机构 联合出资组建的格局,不仅展示了央企、科技、金融、公益等多领域的集体参与,更凸显了这一平台的战略高度和长远布局。
多方合力:央企担当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
在这 13 家核心股东中,央企的身影尤为醒目。
中远海运集团:作为全球领先的综合航运企业,中远海运为国际智链提供海运与港口资源,保证供应链“走出去”的稳定通道。
中国海洋石油集团:能源是供应链的命脉,中海油的参与确保了原油、天然气等大宗资源的安全供应。
中国黄金集团、中国稀土集团:战略性资源的掌控,为国际智链在全球供应链话语权上提供坚实后盾。
如果说央企是“定盘星”,那么科技企业则是“新引擎”。
华为:将其在 5G、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注入供应链网络。
蚂蚁集团:凭借区块链与数字支付的经验,推动跨境结算数字化。
京东集团:在仓储、物流与数字供应链管理上积累深厚,助力海外仓建设与智能化运营。
央企的产业保障与科技企业的创新驱动结合,使国际智链既有厚重的“资源底座”,又具备灵活的“技术翅膀”。
金融枢纽:保障跨境结算的安全与效率
跨境贸易绕不开资金结算与金融保障。本次国际智链的股东阵容中,金融机构的加入具有标志性意义。
中国银行:作为中国最具国际化布局的商业银行,将为全球结算体系提供坚实支撑。
中国进出口银行:专注于支持“走出去”企业,为海外仓建设、供应链投资提供融资保障。
中国人保集团:在风险管理、信用保险等领域提供全方位服务,为复杂的全球贸易链条建立“安全阀”。
三大金融机构的加盟,让国际智链不仅能“货畅其流”,更能“钱走其道”,解决了企业出海中最关心的支付、融资与风险问题。
标准与信誉:构建全球供应链的公信力
供应链走向全球,必须面对标准差异与认证壁垒。为此,国际智链引入了 华润物流 与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(CCIC) 两大机构。
华润物流:作为华润集团的重要板块,深耕仓储、冷链与物流配送,其经验将确保海外仓网络的高效运行。
CCIC:中国最大的国际检验认证机构,其全球网络将为国际智链提供商品检测、认证与合规服务,解决跨境贸易中“标准不统一”的难题。
这意味着国际智链不仅仅是“把货运出去”,而是要以标准化与信誉体系赢得全球市场的信任。
公益导向:让百姓参与全球红利
在众多股东中,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 的加入尤为引人注目。
该基金会长期致力于乡村振兴与扶贫事业。它的角色,是把中国乡村产业与国际供应链连接起来,让优质农产品“走出去”,同时引导农民、合作社乃至基层社区,借助供应链数字化平台获得额外收益。为共同富裕落地探索新路径。
这不仅为集团增加了“社会责任”的维度,更凸显了国际智链所强调的 “国家战略落地,百姓钱包受益” 的使命。
五大板块:闭环协同,合力共建
总结来看,国际智链的 13 家股东可分为五大板块:
1. 战略资源:中远海运、中海油、中国黄金、中国稀土;
2. 科技赋能:华为、蚂蚁、京东;
3. 金融保障:中行、进出口银行、人保;
4. 标准合规:华润物流、CCIC;
5. 社会共富: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。
这五大板块形成了一个完整闭环:
从资源保障,到科技驱动,再到金融支撑、标准合规,最终落脚到全民共享,涵盖了全球供应链建设所需的全部环节。
全球意义:不仅是公司,更是平台
业内人士认为,国际智链不仅是一家企业,更是一个平台。它承载着三个层面的意义:
国家层面:增强供应链安全,推动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的应用;
企业层面:帮助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,提升利润空间;
社会层面:让更多普通人通过数字经济平台,间接受益于全球红利。
换句话说,国际智链不仅是产业的升级,更是一个价值分配格局的重构。
展望:共建共赢的未来
随着集团的成立与股东体系的确定,国际智链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。未来,随着海外仓的不断布局、数字经济的深入融合、跨境结算体系的完善,国际智链将成为推动全球供应链新秩序的重要力量。
央企、科技巨头、金融机构与公益基金会的共同参与,使这一平台不仅有宏观战略高度,也有微观民生温度。
这不仅是一场企业间的联合,更是一场国家与人民、资源与科技、金融与公益的合奏。